欢迎来到熙峰头条

熙峰头条

社会治理之“路”!福建厦门:“湖里模式”夯实社区党建

时间:2024-04-25 21:08:23 出处:综合阅读(143)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彦华

  通过党建引领、路就地就邻服务和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式夯实社让党组织、治理之福党员和群众相互之间亲近起来、建厦建亲上加亲、门湖亲密无间,区党社区生活和睦美好。路

1635386782821113.png

大胆探索 在“红色引擎”的社会式夯实社驱动下,通过几年实践,治理之福湖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果显著。建厦建摄影/晴子

  治国安邦,门湖重在基层。区党小区是路城市的细胞,也是社会式夯实社基层治理的重心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社会治理特别是治理之福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要求。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崭新课题。

  近年来,借着近邻党建不断深入推进的东风,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把支部建在小区上,不断完善“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五级基层治理体系,实现力量、工作、服务“三下沉”,积极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城市基层治理探索了“湖里模式”。

  深入寻根,破解难题

  金安社区是厦门市最大的纯保障性住房小区,社区以中低收入家庭为主,低保户、残疾人家庭比较多,31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居住着2.5万人。不过,范围广、住户多、人员密集,种种因素却没有成为社区治理的“包袱”,反倒是清洁屋焕然一新,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开张迎客,街心公园改造、楼道改造……这里时刻洋溢的幸福感、获得感令人羡慕,是全国有名的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金安社区只是湖里区近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湖里区是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成立于1987年11月,地处厦门岛北部,八山横贯两水,三面海域环抱,与金门岛隔海相望,陆地面积72.26平方公里、占厦门岛48%。总人口103.7万人,其中外来人口约66万人,约占总人口的60%。下辖5个街道、53个社区,其中住宅小区475个、“村改居”社区(城中村)16个。

  与国内很多城市一样,曾经的一段时期,各小区中不同程度的脏乱差、违章搭盖、公共设施缺损、物业纠纷多发等问题深深困扰着湖里。

  难题如何破解?2016年,在上级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湖里区委区政府通过深入调研、广泛讨论和改革试点,逐渐意识到小区治理乱象的根源在于缺乏小区党组织这一坚强领导核心,破解之道在于建强小区党组织,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于是,湖里区“支部建在小区上”的工作思路逐渐清晰,2017年4月选定5个街道14个住宅小区进行“业委会党建”试点。随后,《湖里区推进城市居民小区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陆续出台,顶层设计不断完善,“1+4+N”系列文件形成湖里区小区治理的制度框架,明确小区党支部在小区治理中领导地位的同时,也对主体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配套领域进行全盘统筹。

  在此基础上,2017年11月,“支部建在小区上”工作全面推进,湖里区开始大力普及小区党支部筹建,支持小区党建平台配套建设,提升党支部书记理论基础和政治素养,盘活各有特点的小区资源,打造特色小区治理实践。为此,湖里区不仅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第一副组长的湖里区小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对全区小区治理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统一协调,还制定了小区治理责任清单和服务清单,健全完善了奖优罚劣和容错纠错机制,在理顺小区治理工作体制、厘清小区管理权责边界的同时,鼓励各级各单位在推进小区治理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在“红色引擎”的驱动下,通过几年实践,湖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果显著,亮点频频,先后获得“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党建有温度,幸福有质感

  经过几年实践,湖里区的基层治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21年7月20日,湖里区召开近邻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推进会。“推广近邻党建是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行动,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是进一步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路径,是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有益探索,是促进社会温馨和谐的有效抓手。我们要大力推动城市基层党建部署要求落到最基层,全面推广近邻党建模式,着力破解城市治理中组织碎片化、人际陌生化等难题,打造城市有温度的党建、有质感的幸福。”在会上,时任湖里区区长、现任集美区委书记的林重阳对湖里区近邻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进行全面的部署,明确提出,近邻党建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让社区更加有爱,让邻里更加和谐,让市民更加文明,让管理更加有效,让组织更加坚强有力。

  林重阳强调称,“通过党建引领、就地就邻服务和共建共治共享,让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相互之间亲近起来、亲上加亲、亲密无间,社区生活和睦美好,形成社区内老人有人照料,孩子有人照看,遇到困难邻里帮助,产生矛盾有人调解,守望相助、其乐融融的生动局面,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为了夯实组织建设,让“主心骨”更可靠,湖里区精心谋划,加强制度设计,实现了“两个率先”,即率先全省出台《城市居民小区党支部管理办法》,404个小区党支部全部实现建制式实体化运营,让基层组织体系融入城市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之中;率先推行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一肩挑”,积极推动支部书记兼任业委会主任,不断加强“红色业委会”的深度融合,让基层治理有抓手、有力量。

  与此同时,为了做实硬件建设,让“主阵地”更稳固,湖里区突出作用发挥,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强化近邻党建在社会基层治理中的核心领导地位,打造家门口的服务站。截至2021年7月,全区5个街道、54个社区、286个小区开辟了党群活动服务中心,15分钟近邻服务圈就在家门口。在不少社区、小区,敬老餐厅、公共图书馆、健身房应有尽有,甚至连学堂、茶室、棋牌室都配备齐全。

  湖里不但在硬件打造上下功夫,也非常重视软件提升。今年“七一”前夕,湖里薛岭北路工程、枋湖片区纵四路北段道路工程、祥岭路下穿铁路西侧接线工程等8条“断头路”集中通车,第二批4条“断头路”建设项目集中开工。

  近邻党建开展得好不好,还是得看基层治理成效好不好,居民群众获得感强不强。在湖里,每个社区、小区党组织都根据实际开设党员服务站、民情接待室、小区调解室等,定期面向小区党员和居民收集并解决“最期待书记办的事”,让居民群众事有地说、难有人帮、怨有人解,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两议两评两公开”协调机制为解决小区的公共事务开辟了一条“协商—公开—评价”的解决路径。湖里全区已成立社区事务听评会、小区共建理事会等各类基层协商议事机构432个,成立小区调委会191个,超过1000名法律专业人士、党员、片警、社区工作者扮演起小区调解员角色,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实现了调解服务“零距离”。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建部主任郭为桂教授对湖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度关注,曾带队进行专题调研。在他看来,湖里经验提供了三点启示。第一,组织嵌入是前提。城市社区治理问题,最终要通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解决。事实证明,湖里区的这种做法,弥合了社区治理的盲点,是解决目前社区自治问题的有效切入点和基本途径。第二,末梢融合是关键。湖里区的做法,顺应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趋势,响应了基层党建要求,借由“支部建在小区上”,使党的组织末梢直抵城市治理末梢,通过末梢融合凝聚小区力量,实现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向下延伸, 并把治理力量落到居民生活小区。第三,体制合力是保障。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首先指向党的自身建设。党建设好了,党组织强大了,才能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湖里区的成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推进小区支部建设过程中培养造就了一批精干的社区党员干部队伍,二是在提升小区支部组织力过程中形成了区域化的体制合力。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10月下旬刊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