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熙峰头条

熙峰头条

时代的伤口:某种意义上,是朱令给了我们活下去的勇气

时间:2024-05-11 05:00:00 出处:知识阅读(143)

    

朱令生病之前的生活照。

文=张江名媛

我早就看过关于朱令的口某各种报道,但昨天还是种意朱令忍不住又去重温了下,发现已经忘了其中的义上勇气很多细节。记忆就是活下这样,尤其是时代关于陌生人的记忆,如果不是口某经常去回顾,就会遗忘掉。种意朱令更何况有些记忆还不见了。义上勇气

有一篇流传甚广的活下报道,有几万字,时代怎么找都不找到。口某大概是种意朱令讲了什么秘辛吧?我在想。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了,义上勇气一看,活下其实并没有什么出格的内容,就是把所有关于朱令的报道用作者自己的方式重新讲了一遍,语言非常克制冷静,所有细节都有出处。

但这个时代似乎容不下太优秀的东西,就像朱令所处的那个时代容不下她一样。清华学霸,民乐团骨干,游泳二级运动员,她很要强,在已经中毒并且身体极其虚弱的情况下,她还是坚持参加了一场重要的独奏。

我看了下那段十分钟的视频,才看了一会就看不下去了。原来的她是那么那么美的,上天为何要这样对她?她的父母都那么隐忍善良勤劳,为什么要这样对她的父母?

朱令今年五十岁了,比我也就大几岁,也算是我的同龄人。要不是那场谋杀,她会在过怎样一种生活呢?可能功成名就,也可能默默无闻,但以她的才华在北上广做个普通中产总不成问题吧?她的父母呢?应该早就退休安享晚年了吧?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自己都已经到了需要别人照顾的年纪,还要每天照顾一个近乎植物人的女儿。

我们日常生活里受的那点苦,跟朱令比起来跟这个家庭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可能现在90后00后对朱令这两个字很陌生,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朱令某种程度就相当于是铊的代名词。很多人都是通过这个案子第一次知道铊是什么。此后但凡看到跟铊有关的新闻,我总会想起朱令,想起1990年代初的秋天,在北京,有一个女孩被人下毒并且几十年过去了依然没有找到真凶的故事。

固然,我们关心朱令,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关心我们自己——连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都不是安全,还有谁是安全的呢?但我回想了下,我关心她,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更多的可能是出于对于他人苦难的最朴素的同情。

任何看过朱令生病前后对比照片的人都很难不动恻隐之心吧?那个无形的手为何如此恶毒,要置一个花季少女于死地呢?很难想像在无法确诊的那段时间,朱令经历了怎样的身心折磨。但真正确诊之后,一切又都无法挽回了,等待朱令和他们一家的是更漫长的长达几十年的折磨。

折磨着他们,也折磨着众人的心。记得有一段时间天涯社区上的讨论非常热烈,一个自称孙维(朱令同寝室的同学,也是官方认定的嫌疑人之一)的人还数次发帖为自己辩护。现在连天涯社区都已经进入历史的故纸堆了,更遑论类似的讨论了。

朱令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伤口。这个伤口不能碰,哪怕一年只有一次——一般在她生日的那一天,一碰就会勾起很多往事,一勾起往事就难免难受悲愤,一悲愤就会没有来由的自责:我们每天上补习班上名校进大厂成为人生赢家有意义吗?我们整天处心积虑所膜拜的东西真的靠得住吗?如果靠得住的话,又如何解释从学校到医院在朱令治病及破案过程中各种撇清责任呢?如果靠得住的话,又如何解释这样一个案子几十年过去了当事人都已经快死了真凶却依然逍遥法外呢?

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如果真相和正义都不存在了,活着还有多少意义可言呢?我很好奇,是怎样一种信念支撑着朱令的父母活到了现在,不仅活着,还活得好好的,不仅自己活得好好的,还把朱令照顾得好好的——要不是他们悉心照料,以朱令这样的病情是不可能活到现在的,不仅把朱令照顾得好好的,谈起往事的时候依然那么条分缕析依然那么隐忍理性。

或许,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也是对抗那只无形的黑手最好的方式。朱令和她的父母用几十年来的“活着”试图向公众证明一件事:尽管正义迟迟没能得到伸张,但他们并没有停止对正义的追索,一年又一年,一春又一春,也没有因此丧失活下去的勇气。而这勇气不仅对他们自己,对所有关心他们命运的旁观者来说同样弥足珍贵。某种意义上,不是我们给朱令,而是朱令给了我们活下去的勇气。

这个勇气不仅告诉我们要好好活着,也告诉我们不要遗忘,不要遗忘朱令受过的苦难,不要遗忘朱令的家人和那么多媒体和公众在追问真相的路上做出的努力,不要遗忘,不管你现在活得好不好,一定不要漠视他人的苦难,因为很可能你有一天也会遭遇跟他们一样的不测,你关心别人,就是在关心你自己,你帮别人,就是在帮你自己,你帮别人多一点,你遭遇不测的概率就会小一点。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