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熙峰头条

熙峰头条

评论:城市需要怎样的治理理念

时间:2024-04-30 01:07:47 出处:时尚阅读(143)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北京市在公共交通网络上持续做“加法”,评论是城市城市治理理念从管理本位向人民本位转型升级的生动呈现。新理念引导下不断涌现的需样新变化,终会使城市变得更有人情味、理理烟火气。评论

文|赵聚军

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开通已满两年。城市短短两年,需样这条自行车专用路累计通行量已超过318万人次,理理据测算减少碳排放超过800吨,评论可见公众对绿色出行、城市健康出行的需样热烈需求。与此同时,理理北京二环路沿线慢行系统的评论改造升级工作也即将全线完工。北京市积极回应公众诉求,城市在公共交通网络上持续做“加法”,需样其背后所映射的,是城市治理理念从管理本位向人民本位的转型升级。

从管理本位到人民本位的升级,是以人民为本位的执政理念在城市治理场域的生动呈现。理念是实践的先导,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离不开新理念的引导。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从而为新时代打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树立了风向标。以人民为本位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要求城市治理的全流程——无论前期的规划建设,还是后期的运营维护——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而非管理、运营者的立场出发,以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初衷。

从管理本位到人民本位的升级,亦是当前城市发展迈入微更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发展进程,可以发现我国的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正在经历由早年以完善基础设施为主的建设阶段,到当前以运营维护、优化管理为主的治理阶段。当下,很多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大开大合式的城市建设逐步落下帷幕,城市微更新随之成为主基调。在此情境下,城市治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已有市政施设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各类生活、生产设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诸如老旧社区升级改造、交通路网优化等切实呼应人民诉求的城市微更新行动,开始日益突出。而要确保城市微更新的“人民性”,显然离不开有效的多元参与。广泛而有效的多元参与不仅是精准回应人民群众诉求的必然要求,也是调动多方资源、降低决策风险的重要保障。

从管理本位到人民本位的升级,需要以精细化的管理为支撑。贯彻人民本位的城市治理新理念,并非要弱化管理,反而更需要以精良的管理为支撑。一定程度上,如同绣花一般的精细化管理,本身就是重要的公共服务。然而,在当下的城市治理中,依然存在很多打着优化管理的名头,实则为懒政、惰政、粗线条管理的现象。例如,在火车站、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以维护公共安全为由,将本应是无缝对接的交通换乘设计为迷宫一般。又如,以维护市容市貌为据,将街边小店、摊位一网打尽的扫荡式执法,往往换来的只是以牺牲人民群众生活便利和大量就业机会为代价的“清净”市容。再如,打着建设智慧城市的名号,将审批事务一股脑移至线上,以致出现一些老年人连看病就医、生活缴费都难以办理的情况。还有,在市政建设和维护中打着安全生产的旗号,动辄就长时间、大范围封闭道路,等等。

当然,城市治理从管理本位到人民本位的理念升级,并非一蹴而就。我们既要为北京市回应人民呼声、打造交通慢行系统的努力点赞,也要为城市综合执法从一扫而净到助力夜市经济、地摊经济的转变鼓掌,更要为从封闭的机关大院到拆除围墙、与市民共享车位与食堂等有益尝试喝彩。这些举措无疑都是践行城市治理人民本位的生动体现,也正是这些点滴的改变,终会使城市变得更有人情味、烟火气。

(作者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南开大学中国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6月下旬刊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友情链接: